加快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秀的美麗邢臺
今年第1號邢臺市總林長令簽發

來源:邢臺日報 時間:2023-03-10【字號:

  (記者王露橦 通訊員和鈺)日前,市委書記、市總林長楊猛,市長、市總林長宋華英共同簽發2023年第1號邢臺市總林長令《關于做好2023年國土綠化工作的令》,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落實市委、市政府決策部署,層層壓實各級黨委、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草原的主體責任,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,大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,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,確保高質量完成2023年營造林任務,加快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秀的美麗邢臺,筑牢京津冀生態安全邢臺屏障。

  總林長令指出,2023年全市共安排營造林任務50.35萬畝,其中安排人工造林9.1萬畝,人工更新0.36萬畝,退化林修復5.89萬畝,封山育林10萬畝,營林25萬畝。各級林長要科學編制實施方案,進一步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鄉村、地塊、山頭,明確路線圖、時間表、責任人,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,確保高質量完成轄區內國土綠化任務。國土綠化任務完成情況將作為2023年度林長制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。

  因地制宜,規范用地。山區要把荒山荒地、未利用地、荒廢地作為重點,集中力量實施綠化攻堅,有效解決太行山綠化斷帶問題。平原地區要充分利用鄉村周邊的廢棄地、邊角地等開展造林綠化,因地制宜開展房前屋后等四旁植樹,不斷拓展綠化空間。要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,科學營造農田防護林,依法合規開展河渠兩側、道路周邊綠化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糧化”。

  創新機制,多方籌資。要統籌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,建立政府引導、市場推動、多元投入、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。各縣(市、區)要創新資金投入方式,財政列支專項資金以“以獎代補”“先造后補”等形式,吸引和撬動各類資本投資國土綠化事業。要把增綠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,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、林下經濟和生態旅游等。

  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因地制宜制定優惠政策,為國土綠化提供資金保障。

  科學造林,注重實效。要堅持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并舉,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并重,科學、節儉、高質量開展造林綠化。提高良種使用水平,優先選擇鄉土樹種、常綠樹種、彩葉樹種、經濟樹種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的樹種,大力營造混交林。要科學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,對退化林、低效林以及成熟期林木等,實施死樹清理、補植補造、清棵定株和更新改造等,優化林分結構,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、穩定性和碳匯能力。要加強技術服務和培訓,推廣“郝氏造林法”等造林技術,提高造林成效。

  總林長令要求,各縣(市、區)要搶抓春季造林有利時機,精心組織,廣泛發動,不折不扣地完成市下達任務。各級林長要深入所包縣、鄉、村開展督促檢查,推動工作落實。市林長辦要牽頭成立督導組,在春季造林關鍵時期,對各縣(市、區)各項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導檢查,發現問題及時解決。對任務進展慢、建設標準低的縣(市、區)進行通報批評,限期整改,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。

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下载